罗锦堂

罗锦堂,字云霖。中国台湾第一位文学博士。罗锦堂先生一生旅居,结识了诸多好友,并写下了很多力作,他把这些作品合写成《行吟集》。其中既有思念故乡的作品,也有展现志向的作品,还不乏展现异域生活的作品。无论哪种作品,都能体现罗锦堂特有的作品风格。罗锦堂晚年仍不忘弘扬国学,曾去世界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讲学,为国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罗教授对中国古典文学深有研究,是元曲专家,著作有《中国散曲史》、《锦堂论曲》、《罗锦堂词曲选集》等十余种。

人物经历

  1929年生于甘肃陇西的罗锦堂先生,敏而好学,游心六艺,少有诗才,名冠陇上。十三岁所作《裴将军画蝶歌》即发表于1942年的《兰州和平日报》。初二时作《种树诗五律>一首,颇得乡贤祁少云先生嘉评,称之“有诗才、有诗品、有诗味”。后遭逢战乱,辗转求学于台湾大学,与郑因百、台静农、毛子水、戴君仁诸前辈切磋学问,专治元代杂剧散曲,成为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主试下台湾教育部门授国家文学博士学位第一人。

  后来应聘入新亚书院为教授,后移帐港大,远渡太平洋,最后定居檀香山任夏威夷大学教授逾三十年,直至退休。退休后,罗锦堂先生立志弘扬国学,曾数往台、港及日本、东南亚各地讲学。1980至2004年间,数度应聘归国讲学于北京、上海、兰州等地,罗锦堂先生一生游学之足迹、山川胜境之登览、人事迁移之喟叹、荣归故乡之盛事,皆发为歌诗,经先生删改审定,遂成《行吟集》321首,其中旧体诗227首、词27阙、曲23首、自度曲12首、新诗29首。

  他的人生有许多莫名其妙。他本是甘肃人,被保送到复旦大学新闻系。突然有一天,有人跟他说,你不能上这所大学,得转去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这样他莫名其妙去了台湾。 在台湾苦读完研究生,接着考博士生,博士论文做的是元代杂剧研究。胡适是博士论文答辩的主考官,当时还有梁实秋、谭进龙、李辰东、苏雪林、郑骞,博士论文答辩通常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胡适举手说,以主考官的身份要求延长一个小时。因为题目太大,他的题目是《现存元人杂戏本事考》,也就是研究戏剧的故事从哪里来的。罗锦堂是第一位文学博士,所以考试严格极了。

  罗博士毕业后,由于发表的东西很多,他被请去日本,但怕他不回来,出境必须有担保人,他莫名其妙地为了这个“担保人”结婚。 在夏大,他是“国宝”,因为研究元曲的不多,他被请去德国汉堡大学讲学,指导研究明代戏剧,他的学生,著名的唐文宋念他的博士时,每周从瑞士苏黎市(瑞士银行区)坐飞机到德国,请他指导。他被奉为一代宗师。他的婚礼由中国第一草书大家于右任做主婚人,于右任老先生80多岁时送他一幅照片,还签名盖章。于老银白的长胡是世界闻名的,据说晚上睡觉要用袋子套起来,以免受损。罗家墙上挂着胡适送给他们结婚的书法,还有左宗棠的一副对联。因为他的房子是斜的,只能挂起一联。

罗锦堂的诗文

近现代:罗锦堂

年少相逢常相见,相逢携手同行。海滩石上听涛声。

抬头看明月,明月照我心。

人世虚浮如一梦,何时此梦能醒。阴晴不定总关情。

通宵常不寐,歌舞到天明。

近现代:罗锦堂

逐香云,晴日暖,桃李争春放。醉舞园林,点点飞花样。

双双倩影翻腾,姿容轻妙,随风转,柔情回荡。

閒舒畅,绿草细软如茵,泛起碧波浪。游遍大千,有色皆空相。

庄生晓梦难凭,燕尾凤凰,都谱在滕王阁上。

近现代:罗锦堂

高楼大厦纽约城,未到纽约恨难平。到得原来无一事,高楼大厦纽约城。

近现代:罗锦堂

花环一戴喜重重,亚努霞声处处通。香吻乱飞缘底事,迎来送往乐无穷。

近现代:罗锦堂

夜将半,帘幕向叮当。醉卧牙床难入梦,起看新月暗生光,萤火点纱窗。

近现代:罗锦堂

愁,何日才能汗漫游。为恐怕,白了少年头。

近现代:罗锦堂

寒月上莲塘,夜露流清响。我有悠悠一片心,没个人堪讲。

柳岸移舟去,荷叶擎天长。怕见鸳鸯相背飞,款款摇双桨。

近现代:罗锦堂

桂影到中秋。旧地重游。年年此夜一登楼。壮志未酬空怅惘,逝水东流。

独自远凝眸。客思悠悠。故乡虽好归无由。说与旁人浑不省,风动帘钩。

近现代:罗锦堂

客里相逢且自亲,无端离合岂前因。重来似觉门庭改,乍见翻惊笑语频。

万里风尘悲故我,半江秋水怅伊人。殷勤嘱托北归雁,为报乡音到渭滨。

近现代:罗锦堂

书剑飘零作浪游。行踪随处任勾留。花红似锦情难尽,事大如天醉亦休。

故人约,归无由。几回遥远海东头。白云淡淡高飞去,一处乡心两处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