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人物轶事

退名画

  张廷玉笃爱长子张若霭。张若霭少年登科,书画皆精妙,尤善鉴赏。一日,张廷玉到一属官家,看到一幅名人山水画,十分欣赏,回家后,便在其子面前对那幅画大加赞赏。其子误以为父亲很想得到这幅画,于是擅自从那位官员家把画要来,挂于书房。张廷玉晚上归来见到了这幅画,大惊失色,责骂儿子:“我无介溪之才,汝有东楼之好矣。”意思说,你怎么随便夺人之好呢?其子跪着向父亲谢罪,旋即将画归还其主,张廷玉这才作罢。

驭吏之严

  张廷玉性情宽厚,而驾驭官员特别严厉。他主管吏部时,知道有一个老奸巨猾的官吏张某,人称张老虎。此人一贯舞文弄法,中央和地方的官员经常受到他的伤害。张廷玉命令有关部门重惩张老虎,朝中权贵中有许多人出面营救,张廷玉不为所动。一时人们称张廷玉为伏虎侍郎。

  一天,张廷玉坐在堂上办公,官吏拿来一份文件,说:“这份文件中的'元氏’县被写成‘先民’县,应该驳回质问原省。”张廷玉笑道:“如果‘先民’被写成‘元氏’,那是外省的错误,现在’元氏‘被写成’先民‘,那是书吏略添笔画以便勒索外省罢了。”于是一并处罚并驱逐那个狡猾的官吏,然后将文件的错误更改。

文思敏捷

  除了编史,张廷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缮写上谕。西北战事开始之后,张廷玉协助雍正完善了军机处。军机处后来成为国家军政大事的决策机构,而张廷玉就是其中的办事大臣。军机大臣虽不参与决策,只是“跪受笔录”,但平日缮写上谕、处理文书既是一项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而张廷玉都能办得井井有条,未曾出过岔子。雍正每次口授片刻,张廷玉便可拟就,即便每日十数次也是如此,其文思敏捷实难一般人所能企及。

  在清廷对准噶尔用兵吃紧之际,羽檄交驰,每日属吏请求张廷玉指示和批阅的文件常达数百件,但即便如此,张廷玉也没有耽搁或是做错过一件事。史载他时常坐在轿中还在办公,甚至傍晚回到家中还要熬夜加班,以使第二天能及时拿出处理意见。雍正皇帝称赞道:“尔一日所办,在他人十日不能及也。”

后事之烦

  张廷玉的麻烦还在后头。张廷玉有一婿系吕留良案内之人,而且在四川学政任上有枉法行为。乾隆十五年几乎籍没张的全部财产,后从轻改为罚金,并责令尽缴任官50年来所得各项御赐物件。

家庭成员

长辈

  父亲张英,清代康熙年间官员,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平辈

妻子

  姚氏,麻溪姚文然第六女,是张廷玉外公姚孙森的族孙女。

妾室

  吴氏,金陵人。

  李氏,常熟人。

  蔡氏,桐城人。

  施氏,顺天人。

  吴氏,桐城人。

子辈

儿子

  张若溎,历任兵部主事、员外郎中、御史、刑部侍郎、左都御吏等职。

  张若霭,袭封伯爵,历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

  张若澄,官至内阁侍读学士。

生平

初入仕途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出生于北京城。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十六岁的张廷玉准备参加会试,但因张英(其父)奉命为总裁官而回避不试。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廷玉的夫人姚氏离世,父亲张英登上相位。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廷玉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月,入值南书房。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后,多次随康熙南巡及巡行蒙古诸部。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六月,张廷玉母亲离世。九月,父亲张英离世。服阕,仍原官。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充会试同考官。四月,授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充经筵讲官。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充武殿试读卷官,十一月,充纂修《省方盛典》副总裁官。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五月,授刑部左侍郎。次年授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士。

深受重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十一月,康熙驾崩,雍正即位后张廷玉受命协同掌院学士阿克敦,励廷仪办理翰林 院文章之事。不久即提升礼部尚书,充任《世祖仁皇帝实录》一书的副总裁官。

  雍正元年(1723年),张廷玉复值南书房,与朱轼等人同为诸皇子师傅。四月,任顺天乡试主考官。雍正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八月,署理都察院事,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九月,调任户部尚书。十月,张廷玉任四朝国史总裁官。

  雍正六年(1728年)三月,晋保和殿大学士。不久又兼管吏部尚书事务。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在隆宗门开始设立军机处,命张廷玉与怡亲王,蒋廷锡领其事。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病危,临终前,张廷玉与庄亲王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遗诏他日以张廷玉配享太庙。

  乾隆元年(1736年),张廷玉再次奉命为皇子师,仍兼管翰林院事。二月,乾隆帝亲谒景陵,张廷玉与王大臣留京总理事务。自此以后,皇帝每逢巡幸,张廷玉总是留京总理事务。

  乾隆二年(1737年)十一月,授总理事务大臣,加拜他喇布勒哈番,特命进三等伯爵,赐号勤宜。

  乾隆三年(1738年),罢总理事务之名而以大学士掌机要。

  乾隆十一年(1746年),张廷玉的长子内阁学士张若霭病故。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张廷玉老病乞休,乾隆帝执意坚留。

晚年坎坷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同意张廷玉辞官,命待次年春天舟行回乡,并制诗三章赠张廷玉。随后张廷玉入谢时触怒乾隆皇帝,降旨切责。廷臣请夺张廷玉官爵及罢配享,诏许削伯爵,以大学士原衔退休,仍配享。

  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长子刚去世不久,张廷玉再次请归,激怒了乾隆皇帝,于是命以太庙配享诸臣名示张廷玉,命其自审应否配享。

  乾隆帝用大学士九卿议,罢配享,免治罪。随后归去。后来又因四川学政编修朱筌坐罪,命张廷玉尽缴颁赐诸物。

  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卒于里第,享年八十四岁。死后葬于龙眠山,乾隆最终仍遵遗诏,命配享太庙。

后世纪念

  1983年3月,桐城县人民政府公布张廷玉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张廷玉墓石刻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省文物主管部门拨款近100万元对张廷玉墓园进行了修复,该项工程分两期进行,先后修复墓冢、墓地石像生,再后修复了张氏享堂,并在墓区周围砌以围墙,同时以张廷玉的谥号冠名“文和园”,长年对观众开放。  2013年,国务院公布张廷玉墓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廷玉的诗文

清代:张廷玉

民瘼民依廑圣衷,频劳法驾出深宫。五年巡狩符虞典,万世安澜颂禹功。

此日幸分青镂笔,当时亲傍玉花骢。难将荡荡巍巍德,写入金泥玉检中。

清代:张廷玉

朔风栗烈近重关,风卷冰花点鬓斑。笑我未忘丘壑兴,荒烟残雪望盘山。

清代:张廷玉

我闻昔人言,苛政猛如虎。又诵《魏风》篇,硕鼠况贪取。

嗟哉牧民人,煌煌绾圭组。乃以父母称,而为众所苦。

驺虞有仁心,麟趾中规矩。蔼然太和气,千载如可睹。

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清代:张廷玉

箕裘弓冶不胜任,又许鹪鹩托上林。两世直庐明主泽,廿年书局老臣心。

山樗敢望依神荚,土鼓偏教傍帝琴。惭听六宫人尽说,苏环有子荷恩深。

清代:张廷玉

天语褒循吏,除书出禁林。人言家法好,我叹主恩深。

易了当官事,难酬报国心。门前驱五马,欲别更沈吟。

清代:张廷玉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三复老子言,可知立身术。

譬彼草木微,春华秋始实。气候苟不完,累累安可必。

寄语功名人,进取休太疾。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

默识乘除机,处满须防溢。

清代:张廷玉

溪流曲曲绕柴门,石作屏风树作垣。每与野人临水坐,梅花香里话君恩。

清代:张廷玉

万里珠崖郡,休辞渡海劳。艰难试盘错,忠信涉波涛。

蜑户知风候,黎人望雨膏。坡公祠宇在,先与酹香醪。

清代:张廷玉

月亏方就盈,阳尽斯来复。静观天地机,回旋似轮轴。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所以贤哲流,秉心若虚谷。

名高气益卑,位显心弥肃。大智询刍荛,殊勋谢舆服。

常思重载车,不为再实木。以兹保初终,何忧易倾覆。

吾愿读书人,休同晏子仆。

清代:张廷玉

镇日重云护板扉,秋寒容易透秋衣。数声风叶静时落,一片雨丝晴后飞。

瓜蔓影中虫独语,蓼花深处燕双归。槐阴一枕还乡梦,云树苍茫认钓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