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何堪说。念人生、消磨寒暑,漫营裘葛。少日功名频看镜,绿鬓鬅鬙未雪。渐老矣、愁生华发。国耻家仇何年报,痛伤神、遥望关河月。悲愤积,付湘瑟。
人生未可随时别。守忠诚、不替天意,自能符合。误国诸人今何在,回首怨深次骨。叹南北、久成。中夜闻鸡狂起舞,袖青蛇、戛击光磨铁。三太息,眦空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事不再回首。人这一辈子,过的时间无非是春夏秋冬,所求无非是温饱和睡得地方。那时心忧家国,便蹉跎了岁月,于是对镜频繁,满头乌发油黑,唯恐年华早逝,致使壮志不酬。虽然才刚刚跨入渐老的年龄,却因为愁而早生了华发。国耻家仇何时才能报呀?遥望北国关山河月,不觉令人黯然神伤。
人生的正确志向,不应随时更改,别趋蹊径。只有忠诚于国家的思想和行为,才是不韪天意、顺应民情、自心坦荡的。那些误国的贼人现在又在哪里,现在想来心中仍是愤恨难平。南北分裂,怕是要长久的隔绝了。夜半闻鸡起舞,苦练武艺只愿报效国家。想到这个愿望遥遥无期,只能哀叹连连,怨满肠。

注释
何堪:岂可;哪里能。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可。
裘葛:裘,冬衣;葛,夏衣。泛指四时衣服。
营:谋求。
绿鬓: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发。形容年轻美貌。
鬅鬙(péng sēng):头发散乱貌。
戛(jiá)击:敲击。
太息:出声叹气。

赏析

  词前小序,交待了写作这首词的缘由。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过访辛弃疾,两人同游江西的铅山鹅湖,陈亮东归的次日,稼轩意殊恋恋,追至鹭鸶林,雪深而止,夜半闻笛,赋《乳燕飞》(《贺新郎》别名)寄意。两人词作往返,稼轩自和凡三篇之多,激越顿挫,抒发了抗金的豪情壮志。刘学箕所处的时代,略晚于稼轩。南北分裂,当道都无抗金对策,有的还主张投降,对此,词人悲愤难平,写下这首步稼轩原韵的词,内容也仿效稼轩,继承和发扬了辛词的爱国传统。

  起句“往事何堪说”。辛酸的往事那堪说起,靖康之耻,绍兴年间屈辱的和约,朝廷奸佞当道….“往事”,高度概括了北宋灭亡到作者赋词这一段时间的多少历史变故,多少国恨家仇。正因为不堪说,所以一说起来便心境难平。词人虽也游历过江浙等地,但长期过的却是隐居不仕的生活。“念人生,消磨寒暑,漫营裘葛”,人生在世,徒然张罗衣食,追求温饱,不过是虚度年月而已。这里词人下了“消磨”二字,透露了不甘寂寞的消息。词人年轻时也有过报效祖国的理想,“少日功名频看镜,绿鬓鬅鬙未雪”。那时,他十分担心国仇家耻未报,便蹉跎了岁月,于是对镜频繁,满头乌发油黑,他唯恐年华早逝,未老先衰,致使壮志不酬。可是,由于朝廷“诸公”未能“修饬内治以待外攘“等原因,”渐老矣、愁生华发’,虽然才刚刚跨入渐老的年龄,却因为愁而早生了华发。愁什么呢?国耻家仇何年报?痛伤神、遥望关河月。”“何年报”,何时报.什么时候才能报,不是不报,而是难报此仇,难雪此耻!遥望北国关山河月,不觉令人黯然神伤。刘学箕和南宋爱国词人一样,对北宋的沦灭是痛心疾首的。

参考资料:

1、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1081-1083页

相关诗词

明代:李贤(原德)

世路升沈总是空,眼前何必恨途穷。青春已尽荣亲孝,素节应存报主忠。

月下寒声闻戍角,天边秋色见归鸿。感怀未许多惆怅,心事期同塞上翁。

依旧春风,料当初王谢,依旧人家。捎将隔年,绛楼辛苦天涯。

巢痕试觅,好楼台、别样繁华。谁唤醒、乌衣梦境,是邪难道非邪。

贴地休夸轻俊,尽珠帘卷起,人面今差。香泥欲衔又住,怕惹惊沙。

双双倩影,傍昭阳、不及宫鸦。相慰藉、从头领略,者番细雨桃花。

吴刚伐桂年年事,丛桂花多引秋思。广寒宫殿太珑玲,霜兔杵药期久视。

素娥独处厌岑寂,往往炫服走人世。世间儿女竞婵娟,箫管中秋沸吴市。

太史书言月当蚀,蚀尽清光夜交子。眼见凶蟆怖色相,狰狞便恐修罗是。

钟漏未稀且行乐,步上酒楼啖羹胾。高寒月府本邃密,经始当年劳万指。

老兔从容布三窟,骇机触发中逵死。月中依旧谱仙乐,擪笛人来曲偷试。

晶盘皎洁世所爱,撞坏端忧出纤稚。累累金粟充天库,燄燄佛桑照海水。

孥云伸手掩众目,鞸曰弯弓亡羿矢。阎浮世界掌上换,尘寰好梦知何似。

举头见月仍笑靥,讵信沦没从今始。天街列烛送归骑,卧看桂影收窗纸。

微雨连宵惊客梦,春寒水远暮江愁。吾生碌碌仍为客,人事迢迢不自由。

眼底白云迷处所,望中鸿雁莫沉浮。此身共有艰难计,忽见飘摇水上舟。

灵雨濛濛幻态轻,惊魂想像逝怀倾。愿将玉佩遥相逐,脱骨逍遥水上人。